哪吒形象的前世今生哪吒形象的前世今生
![]() |
现藏于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博物馆、出土于朝阳市北塔地宫的石函四侧面刻一组“哪吒护法”故事,内容为哪吒指挥夜叉率众追杀兴风作浪的修吉龙王。 |
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哪吒闹海图瓶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该瓶腹部主题纹饰表现的是哪吒闹海的故事。哪吒手持乾坤圈,赤足踩风火轮与水族争斗,展现出哪吒闹海时的英勇场景,场面宏大且人物众多,动作表情生动传神。 |
2025年1月29日,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至今全球票房已逾150亿元人民币。自上映以来,这个少年英雄掀起了国产动画热潮。现在可以见到的许多与哪吒相关的文物,反映了其形象和故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各种古代文献中,哪吒的名字曾被写作那吒、那咤等。民俗信仰其为托塔天王李靖第三太子;在道教文化中,他是“中坛元帅”;在佛教中,他是护法神。其形象融合了不同宗教和民间信仰,在不同时代,也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
哪吒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历了多次演变。最初,他的形象与印度佛教有关。在唐代佛经中,他的职责是护持佛法、降伏妖魔,被赋予了“三头六臂”“脚踏夜叉”等特征。随着哪吒形象本土化,他逐渐从一个威猛的夜叉形象转变为更符合中华文化审美的少年形象。
后来,哪吒的意蕴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道教中,他被尊为“中坛元帅”。在禅宗典籍《五灯会元》中,出现了哪吒“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的故事。此时,哪吒不再仅仅是一个护法神,而是成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和独立人格的神话人物。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则标志着哪吒形象本土化的完成。
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融合释、道、儒家思想精髓,汇集了英雄主义、人伦血亲、忠孝节义等元素,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为明清以后小说、戏曲乃至近现代以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素材。
作为中国电影史首部票房破百亿元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其以中国神话为基底,通过哪吒与龙族的冲突,重构了传统故事的现代内核,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文物见证了哪吒形象的演变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文物承载的哪吒故事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英雄形象的不同理解和塑造。由此,哪吒形象经历了从扁平化的宗教角色到立体化的文学和影视角色,从威严的护法到英俊的少年,再到法力无边的灵童,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经典符号。
(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哪吒形象的前世今生哪吒形象的前世今生
- 世俱杯小组赛:俱乐部之争不仅是豪门游戏世俱杯小组赛:俱乐部之争不仅是豪门游戏
- 原创音乐剧《宝玉》北京上演原创音乐剧《宝玉》北京上演
- 16岁的“双冠”:成名要趁早,成功很漫长16岁的“双冠”:成名要趁早,成功很漫长
- 温网综合:辛纳、焦科维奇晋级次轮 郑钦文首轮出局温网综合:辛纳、焦科维奇晋级次轮 郑钦文首轮出局
- 浪里蹦迪、泡泡party……“小暑首日”哈尔滨景区“花式”消暑引客来浪里蹦迪、泡泡party……“小暑首日”哈尔滨景区“花式”消暑引客来
- 电影《天宝》公映 讲述雪域青年成长故事电影《天宝》公映 讲述雪域青年成长故事
- 温网 | 辛纳大战焦科维奇 男单半决赛将上演巨星对决温网 | 辛纳大战焦科维奇 男单半决赛将上演巨星对决
- 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北京站首演成功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北京站首演成功
- 国话复排迪伦马特话剧《物理学家》即将上演国话复排迪伦马特话剧《物理学家》即将上演
- 柴燚楠:奥运梦虽艰,持则可圆柴燚楠:奥运梦虽艰,持则可圆
- 游泳世锦赛中国队迎首金 花游小将徐汇妍夺冠创历史游泳世锦赛中国队迎首金 花游小将徐汇妍夺冠创历史
- 大运会|综合:何妍伟/卢为女双10米台夺金 赛会首金花落丹麦大运会|综合:何妍伟/卢为女双10米台夺金 赛会首金花落丹麦
- 朱雨玲世界排名重返前十的背后朱雨玲世界排名重返前十的背后
- 美国华裔青少年遇见峨眉武术 以武会友快意十足美国华裔青少年遇见峨眉武术 以武会友快意十足
- 宁夏原州“村BA”开赛 农文旅消费“火”遍乡野宁夏原州“村BA”开赛 农文旅消费“火”遍乡野